首页打开

秋日诗画刘禹锡

丹青记事本

2024-11-07


晴朗秋日里,落叶飘飞时,总会想起刘禹锡的两首《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一)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其二)真不愧是“诗豪”,骨力健,胸次高,一反悲秋伤怀,满是奔腾的生命活力。

微信转发了这两首诗,“粤翁”吴泽浩先生收到后,回复说:“很及时,正在悲秋呢。”吟《秋词》诗,赏窗外红叶,吴泽浩先生遂在“望岳阁”挥笔创作了一幅关于秋天的“治愈系”画作。他把气宇轩昂的唐代诗人刘禹锡“请”来作画面的主人翁。吴泽浩先生说,“诗豪”之所以豪,是因为内核强,境界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着意采用奔放有力的线条,使他像一尊雕像般置身于浓郁的秋色里。

《刘禹锡秋词二首诗意》吴泽浩

画面上,碧空高远如洗,远山明净如妆,落叶飞舞,芦花摇曳,童子抱琴欣欣然,高飞的仙鹤则是画眼——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引发画意,画意又引来新的诗情。作画完毕,吴老赋诗一首:“梦得朗州秋词颂,孤鹤排空枫叶红。一派清江襟怀阔,陋室德馨琴音送。”画与诗,表达了对刘禹锡的尊崇。

两首满含乐观精神和艺术张力的《秋词》,堪为秋之代言,也是无数悲秋人的提神丹。回头再看诗人刘禹锡的人生经历,却是跌宕起伏,一度得意尽欢,更多失意落魄,真可谓把人世悲欢一一尝遍,其中况味,从他和白居易在扬州初逢的唱和诗中可窥一斑:白居易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作诗回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不是不凄凉,不是不伤感,但内心的强大,正体现于低谷困顿的际遇中,感怀而不发悲鸣。不是人人都能有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格局,因此这首诗和《秋词》一样,自带励志的顶级流量,广为传诵。人们在失意时总会诵读它,并借此重燃信心与希望。刘禹锡像是一颗闪亮的星,在唐诗群星璀璨的天空里,永远散发着一道隽永的暖光。

《刘禹锡秋词意境》吴泽浩

“我们再重温一下刘禹锡的《陋室铭》吧。”吴老提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画诗意图,读《陋室铭》,关于“诗豪”刘禹锡的这场诗画之约,让这个秋天更加富有意境。(霍晓蕙)

吴泽浩先生创作中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