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一湖碧波一湖诗

尹燕忠

2024-11-12

一湖碧波一湖诗

展恩华

济南山水天下奇,明湖风月最惹思。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湖碧波一湖诗。

春而绿柳红桃,夏则荷花十里,秋而白蘋红蓼,冬则琼宫瑶宇。济南山水甲齐鲁,无限胜景在明湖。大明湖是丽人的眼眸,顾盼神飞,含情凝睇,风情万种,湖撩人心旌。

没有人不喜欢大明湖。自唐代以降,李白、杜甫、曾巩、苏辙、元好问、赵孟频、张养浩、边贡、王士禛、蒲松龄、阮元、翁方纲等文人诗客,无不惊艳于她的妩媚,在这里唱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大明湖是济南的名片,也是济南人底气。

为擦亮“文化济南”这张金质名片,进一步推进济南文化的自信自强,增强济南的软实力,扩大济南的影响力,提升济南的美誉度,铸就济南文化地新辉煌,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济南市地方史志研究院)特邀济南文史学者刘书龙先生来辑录、整理、校对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写大明湖的诗作,汇集出版了《济南明湖诗总汇》(上下卷)。


该书辑校人刘书龙先生是著名文化学者,饱读诗书,博闻强识,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对济南文化情有独钟,多年来,怀着对济南的无比热爱,兀兀穷年,孜孜不倦,广泛搜罗钻研有关济南的古籍文献。为编辑出版《济南明湖诗总汇》,他先后查阅了数十部济南旧方志、数千种历代诗文集,以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未收书辑刊》《四部从刊初编》《四部丛刊二编》《山东文献集成》《清代诗文集汇编》等大型古籍影印文献丛书,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中所收录的大量古籍电子扫描版,披沙沥金、大海捞针,辑录相关诗词数万首、数百万字。在此基础上,历时一年,对历代题咏描写大明湖及大明湖畔名胜古迹的诗词作品进行认真梳理、仔细校对。可以说,《济南明湖诗总汇》(上下卷)是历代诗人才华的展示、智慧的结晶,更是刘书龙先生汗水和心血的凝聚。


该书辑录了历代千余位诗人题咏济南大明湖及大明湖内畔亭、台、楼、阁、馆、轩、桥、祠、寺、庙、园居、茶肆、酒楼、洲、堤、码头、书院等建筑古迹以及荷莲、芦苇、柳、燕等风物的诗作,共计 4200 首; 另收入历代题咏济南大明湖的词作 80 多首。琳琳琅琅,让人满目生辉。

每一栏目之前都有景点介绍,并辑引旧志中部分相关记载,之后逐首排列历代题咏之诗作,正文之后以附录作者小传。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以说,《济南明湖诗总汇》(上下卷)是一部有关大明湖的“小百科”。

打开《济南明湖诗总汇》,一位位个性鲜明、风格别具诗人大咖便迎面走来……


大气浪漫、潇洒飘逸的李白,来到大明湖,看到“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的壮阔,心旷神怡,喜形于色,一派“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的怡然自得。稳健沉郁、悲天悯人的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有感于济南的人文之盛,欣然发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赞誉。曾巩之与大明湖恰似苏轼之于西湖,他在这里筑堤修坝、疏浚水道、开挖新渠、修建北水门,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北的水患灾害。自北水门向南,有一条直通南岸的长堤,两岸绿水莹莹,林木参天,繁花似锦,为后人留下了有“百花堤”之美誉的曾堤。“一川风露荷花晓,六月蓬瀛燕坐凉。”“何须辛苦求人外,自有仙乡在水乡。”在曾巩眼里和心里,济南不仅是水乡,更是梦寐以求、令人神往的“仙乡”。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赵孟頫出任济南路总管,为官三年,与济南结缘深厚,情弥缱绻。他这里作有一幅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并留下了“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澜声震大明湖”的著名诗句。

泉生济南,诗润泉城。那碧波倒映的青山楼台、烟波上的荷香鸥鹭、历下亭中的诗酒风流,还有那湖畔的春风秋柳、画船箫鼓,自古及今,风光无限的大明湖总会带给文人诗客们太深的感触和眷恋。因为了趵突泉,有了大明湖,济南便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水乡、仙乡,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诗与远方。

消受明湖风雪月,此生幸作济南人。

作为一名济南人,我深爱着自己的水乡仙国。今天,在小小的书斋里,捧着精美厚重的《济南明湖诗总汇》,大明湖便带着盎然的诗意走进我的心里。

此时此刻,心,荡成明湖的碧波,开成明湖的芙蕖。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