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虎劲甘来
01-07 14:17
回家过年
耿清瑞
回家过年,或许是万千游子的共同心愿,更是在家父母的最大期盼。我女儿也不例外,因为远在青岛,加上平时工作太忙,好久没回家了。这次她和女婿一起回家过年,简直让我们欣喜若狂。去年他们新婚,按风俗婚后第一年要在婆家过年,然后就可以一家一年的轮流过年。 今年轮到在我们家过年。刚过腊八,妻子就开始张罗女儿回家过年的事宜,给女儿晒被子、换床单、收拾房间,角角落落都彻底打扫了一遍,忙的不亦乐乎。过了腊月二十,妻子说女儿女婿回家过年,要把家里布置的漂亮一点,她跑遍了县城的鲜花市场,精心挑选了几盆鲜花,经她这么一布置,家里果然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氛围。女儿来的前一天,她又开始忙着蒸馒头,还包了好多豆包。豆包比较麻烦,先是做豆馅,把大枣、红小豆、豇豆、地瓜等煮好倒碎掺在一起。为了口感更好,孩子80多岁的姥姥戴着老花镜,把红枣一个一个地剪掉枣核,豆馅经过一个晚上的工夫才做好。第二天妻子和了发面和孩子的姥姥包了一天,期间分了几份给来串门的亲戚,几乎分了一大半。豆包分为两种,一种白面的,一种黄色黍子面的。黍子面的更好吃,软软糯糯的,亲戚们都夸做的好吃,妻子自然做的带劲,总之,家里洋溢着过年的喜气。
腊月二十九中午,孩子下班之后就踏上了回家的路途,期间我们一直或电话或微信联系,好在那天路况不错没有堵车,仅用5个小时就顺利到家。我原想去城东高速路口去接,无奈女儿坚决不同意。我和妻子早早的跑到小区大门外,当我们看见那辆熟悉的车子时心里禁不住猛地一阵高兴,赶紧小跑着迎上去。到了车库,打开车门,最先冲出来和我亲热的是孩子养的宠物“甜筒”。“甜筒”扑上来,亲热地用“两手”抓我的衣服,微微地张着嘴巴“呵呵”地“傻笑着”,不住地亲吻我的鞋子和裤腿。这时,我心里仿佛有块石头瞬间落了地,心也踏实了,一种满足、快乐、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
两个孩子光顾着回家,中午也没吃好。将行李放好,妻子赶紧端出早已做好的饭菜。看着满桌子的饭菜,又看着两个孩子,说实话我真的好激动好高兴,我说今晚给你俩接风,咱们得喝点。作家冯骥才曾说过“酒是餐桌上的仙液”,过年了哪能不喝点酒?两个孩子连忙慌着倒酒,我们推杯换盏开怀畅饮。我和妻子一直在絮絮叨叨地问这问那,两个孩子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孩子姥姥不停地给孩子夹菜。我想无论是孩子还是当父母的,都希望回家过年,都会有“回家真好”的感觉。女儿的一句“我们在外都当了一年的大人了,终于可以回家当几天孩子了”,让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乖儿啊,在父母心中你们永远都是孩子!同时心底的深处又有一种隐隐的疼痛,孩子独自在外多不容易,他们身上该有多大的压力啊!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操劳,所有的重担都要自己去扛,所有的委屈都要自己消解。现在回家了,所有的重担都可以卸下,所有的压力都可以放下,所有的烦恼都可以向父母倾诉。正如网友所说:“离家,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忙碌;想家,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孤独;回家,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快乐和幸福。”
孩子回家过年,虽然邀请的饭局很多,但两个孩子很懂事,为了多陪我们只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年夜饭我们在她舅家吃的,她舅舅几天前就写好了菜谱,头天晚上打扫卫生到深夜,除夕晚上她舅舅、舅妈做了满满一桌子菜。孩子和她表哥表嫂谈论着各自的工作和对未来的规划,自然也喝了不少酒。春节那天,女儿女婿一改往日假期睡懒觉的习惯,早早地起来吃了水饺,跟我们一起外出拜年。大年初二回老家去看她伯父伯母姑姑姑父。在老家每年的初二都是亲戚聚会的日子,这次女儿女婿回来更显隆重。大哥从年前就开始准备,专门请了厨师,初一下午就开始起火做菜,初二中午坐了满满当当的5大桌,热闹和喜庆的气氛溢满老家庭院。当然,过年少不了发红包,虽然孩子们工作了,也成家了,可回到家仍然是孩子,长辈都要给压岁钱。
孩子在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除夕、春节、初二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初四。早晨八点半,孩子收拾好行装要去婆家了,她妈妈和姥姥总想把家里好吃的东西都带给孩子,女儿女婿说了几次“装不下了”,她妈妈才肯罢休。我默默地帮孩子往车上装东西,这时的心情比起孩子回来时可谓千差万别,那种不舍、那种留恋、那种牵挂,或许只有当了父母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看着孩子的车出了地下车库,我和妻子又开车追了出去,还不想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后面送她。因路上车太多,一直追到高速路口也没能看到孩子那辆车的影子。妻子埋怨我开车太慢没有追上孩子,其实,我们已经老了,或许永远也赶不上孩子的脚步了。
我们只好掉头回来,心里一下子空荡荡的…… 孩子回去了,年也就过完了。每年春节后孩子离家时总是依依难舍,那种失落感甚至要存续好久好久。现在想起来,很留恋孩子上大学的那会,那时年假较长,可以过了元宵节返校。而今不同了,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事业,他们不可能长期伴随在父母身边,我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来去匆匆,像掏把火一样匆忙,更有一些心疼,像掏了自己的心一样。
想想看,每年有多少人回家过年?幸运的还能开车回家,还有多少人要乘飞机、赶高铁、挤火车,还要换乘,还要转站,还要下了火车坐汽车,甚至要再坐三轮或马车,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回家过年。我侄子每年都带着一家人从遥远的内蒙古通辽开车回来,连续16个小时的车程,几乎不吃饭不休息。还有的路程更远更不方便,但他们乐此不疲,年年如此,为的是不再把想家的泪水装进信笺,不再用因特网与亲人交谈,将过年团聚视为最大的幸福,用过年团聚作为最美好的祝福。
回家过年,其实就是一种情怀,一种亲情,一种幸福,一种乡恋,让那缕被异乡月色浸泡的思念找到寄托,让那颗梦牵魂萦的乡恋之心得到存放。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