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山东说了“蒜”?
青媒
01-11 13:13
有人说,鲁菜没有了蒜就像川菜没有了辣椒,就失去了灵魂。
在山东,“无蒜不成席”。大蒜“文”能凉拌,“武”能爆炒,可生可熟,可辣可盐。
“世界大蒜看中国,中国大蒜看山东。”山东大蒜产量高居全国第一,全球约80%的大蒜来自中国,其中约七成是山东大蒜。
在山东,小小蒜瓣儿被吃成了大大的产业。说起大蒜,为啥是山东说了“蒜”?
一
人间辛辣千百种,独爱大蒜这一味。山东人对大蒜可谓情有独钟。
“无蒜不欢”。“生吃葱、饭必蒜”,有人打趣:齐鲁大地上,除了大汉就是大蒜。
大蒜被称为“鲁菜灵魂”
吃饺子如果不就蒜泥,那就失了灵魂;蒜蓉扇贝上浇的如果不是“金银蒜”,那就不是行家;炒菜炝锅不加大蒜,那就减了滋味。鸡蛋拌蒜、蒜香排骨、蒜爆肉、蒜泥茄子、蒜烧黄鱼……俗话说,“鲁菜一万单八百,大蒜独占小九千”。
当然,风行齐鲁的大蒜,也并非山东人的“专美”。香港避风塘炒蟹视蒜蓉为点睛之笔,蒜泥白肉是响当当的经典川菜,西北人将“吃肉不吃蒜,滋味少一半”挂在嘴边。在意大利菜中,大蒜是烤饼、意式香肠的主要调味品。
从科学的角度看,大蒜中的大蒜素是产生辛辣味的主要物质,这种辛辣味可祛腥解腻,瞬间唤醒味蕾。在烹饪过程中,大蒜还能产生含硫化合物等多种风味物质,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味觉层次。
“蒜”如其人。人的味觉习惯往往根植于土地,承袭于血脉。大蒜天生豪情,那些“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故事里总是少不了大蒜这个角色。
《水浒传》里写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
山东人好生吃大蒜。几瓣下去,辛辣刺激,直冲味蕾,怎一个爽字了得。有人说,齐鲁大地自古出英豪,与源远流长的种蒜、吃蒜历史不无关系。大蒜那股子冲劲儿跟山东人坦荡、豪爽的性格相得益彰。
种蒜高手。在万物萧瑟的冬天,大蒜抽芽、长叶、破土而出,朝气蓬勃地召唤着春天的到来。“五一”前后,大蒜抽出蒜薹,又到了拔蒜薹的季节了。薅住蒜薹的顶部向上用力,听着清脆的声响,看着青翠的蒜薹,那些流汗的脸上便有了笑容。
每年五月是蒜薹收获的季节
收完蒜薹后还要收蒜头,平整完土地就等着秋分前后播种来年的希望了……这是青岛平度仁兆镇蒜农的“四季歌”。作为青岛最大的蒜薹种植区,去年这里6万多亩蒜薹喜获丰收。
山东人是种大蒜的行家里手,这个“蒜”可不是“装”的:山东坐拥金乡、兰陵两个闻名的“大蒜之乡”,大蒜产量高居全国第一。
二
大蒜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被带回中原,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时至今日,大蒜之于山东人,已不仅仅是食物。
乡愁的载体。人在他乡,胃在故乡。食物,就是舌尖记忆的乡愁。作家莫言曾在家书中吐槽“北京的大蒜不够辣”,心心念念的他索性自己动手,在阳台花盆里种上了大蒜。
我们想念一种食物的时候,更多是在想念跟食物有关的人与事。哪个山东小孩没有用蒜臼子捣过蒜?如果捣得火候不够,必定是要被一旁忙活做饭的妈妈数落一句的。哪个在外漂泊的山东游子,吃饺子时不惦记一碟蒜泥?如果酱油、醋等搭配的比例不对,那是断也调不出家乡味道的。
腊八蒜
农民的金“蒜”碗。蒜将根茎深埋土壤,春华秋实,为大地增添勃勃生机,给农民带去了累累硕果。
《红楼梦》里刘姥姥是庄户人,进大观园陪小姐们打牌行令,开口就是“一个萝蔔一头蒜”。可见,大蒜在清代时已是庄稼人的口头俗语。
大蒜也是许多山东农民的金“蒜”碗。2024年前三季度,保鲜蒜成为山东农产品出口第一大单项产品,对山东稳居全国农产品出口首位贡献最大。山东金乡大蒜出口到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枚小蒜头真正成就了当地农民的大产业。
浑身都是宝。蒜头属地下鳞茎,蒜头所长的幼苗叫蒜苗,蒜苗中间抽出来的花茎是蒜薹。蒜黄则是大蒜根在黑暗条件下生发而成。
紫皮大蒜
可入药。大蒜富含植物广谱杀菌素,被誉为“长在土里的青霉素”。古希腊时代,“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将大蒜列入药单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大蒜“祛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积食”。抗战的峥嵘岁月里,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军医用大蒜防治感冒、疟疾及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二战期间,英国向前线投放了上千吨大蒜,用以缓解药品短缺。
三
蒜虽个头不大,却被热情豪爽的山东人赋予了多样可能。发展大蒜产业,如何“蒜”出更大的附加值?
打响金“蒜”盘。
大蒜还有更多吃法。蒜片、蒜粉、蒜精油、黑蒜酒、黑蒜酸奶……青岛即墨一分田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将当地特产的独头紫蒜自然发酵,研发出了口感“甜、软、糯”的黑蒜,打造了又一新特产。
大蒜丰收 图源:地道风物
大蒜的药用潜力不断释放。作为天然“抗生素之王”,许多耐药菌都耐受不了大蒜辣素。大蒜具有抗微生物、抗氧化、抗炎、降血糖等功效。一些药企从药用大蒜中提取、生产蒜氨酸、蒜酶及多种衍生制剂和产品,药用大蒜的发展空间正在不断扩大。
打破“蒜”周期。
蒜价涨跌变幅较大,今年还是“蒜你狠”,明年可能沦为“蒜你惨”。如何保障蒜农稳定增收,成为一大考验。
蒜蓉扇贝
近年来,金乡、兰陵等地走上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拉长销售周期,让大蒜卖上好价钱。在河南杞县,当地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成立大蒜研发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大蒜产品研发中心,研发出了大蒜航空食品、大蒜饮料等新产品,通过一头蒜打通了多条产业链。
蒜香悠悠越千年,大蒜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有时开玩笑我们会说“‘蒜’你狠”,形容某人装糊涂或装腔作势我们说“装蒜”。新的一年刚刚开启,让过去的烦恼都“蒜”了吧,我们一起迎接美好、崭新的明天。
编辑:高齐 责任编辑:张致之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