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东郓城:乡村“村晚”成为过年新年俗

郓城融媒

2024-01-29

随着春节的临近,备年货、挂灯笼、赶大集,鲁西南的大地上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1月26日,在山东郓城县陈坡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伴随着喜悦的锣鼓和欢腾的音乐,一场自编自演的春节“村晚”大联欢热闹开演。

“龙腾好郓来 村晚乐开怀”,一张大红色的幕布上醒目的印着本场活动的主题,另外配备有一套简易的音响设备,随着乡政府负责人的一声“开始”,一群身着中式红色拜年服的萌娃们的舞蹈《过大年》拉开了本场“村晚”的序幕。

“为了登上俺乡里村晚大舞台,我们这个舞蹈队排练了近20天了,马上就要登台了,亲戚邻居都在台下看着呢,太激动了,还有点小紧张。”参演《祖国你好》广场舞表演的陈坡乡石堂村村民李海英告诉记者。

 

非遗展演“划旱船”、秧歌秀、枣梆经典选段、“琴书”改编、农民歌唱,中间穿插着“文明家庭”、“致富能手”、“明星企业”佩戴红花上台表彰……整场节目主打一个本土化小美好和全民齐参与。

“我们的枣梆剧团连续四次登上村晚,说明咱这项传统文化还中听,我一定做好传承,再对唱词和唱腔进行钻研。”杨崇先今年83岁了,在演出的枣梆剧目《花亭会》中负责拉弦伴奏。

“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民俗文化节、农民丰收节、村BA篮球赛、四季村晚等活动30余场次,吴堂村的划旱船、黎仝庄村的琴书、希望学校的少儿柳子戏,这些都演成了全县的明星节目,小到幼儿园的孩子大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他们爱演也爱看。”陈坡乡党委书记仲崇勋介绍起来如数家珍,自信满满。

春节作为百姓心中最隆重的节日,伴随着“口袋鼓起来”以外有了更多期待,现如今的“村晚”逐渐成为近年来各地的新年俗,为“年味”添彩。

“乡里乡亲一块搭舞台、排节目,勠力同心全民参与,人心齐了,人人都有站在舞台C位的机会,另外村晚活动中表彰先进,本身就是文明乡风的体现,是乡村治理的润滑剂。”据郓城县委宣传部负责人刘考勇介绍,今年春节期间,全县文艺文化活动共163项,涵盖“黄河大集”、乡村村晚、非遗进万家、“文明中国年”志愿服务等。

冬日的暖阳洒在这个热闹的乡村广场上,透过枝干落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村晚”也是其中的一道光,不仅温暖着百姓心灵,也为文旅融合拉近城市和乡村的距离提供了新的思路,看大戏、赶大集,琳琅满目的新年活动是否撬动了你“回村过大年”的乡愁?(郓城融媒 马晓妍 通讯员 苏亚)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