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DeepSeek进课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报道山东工程“开学第一课”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02-27 11:08

随着DeepSeek等AI软件的广泛应用,职业教育生态迎来了全新变革。在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新学期开学第一天,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就将DeepSeek引入了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不一样的“开学第一课”。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以“DeepSeek开启智能学习新时代”为主题,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许艳春通过实时演示DeepSeek-V3/R1模型的“深度推理”功能,展示了其从代码生成到跨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的全流程。同学们围绕“AI是否削弱人类创造力”“过度依赖工具是否让思维惰性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从自身角度,描述起了Deepseek软件的使用体验。

在课堂上,学生崔曼琦分享了自己的使用感受:“DeepSeek在内容生成速度上,与其他应用软件相比,可能相对慢一些。不过,它生成的内容极为丰富,覆盖了从科学技术到人文艺术的多个领域,这是很多软件难以企及的。 ”这一引入,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多元知识的新窗口,也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课堂上,师生积极互动,氛围融洽。同学们纷纷感慨:“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对AI的快速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AI技术的强大,往后定会更加努力,争取在AI领域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这样的开学第一课生动鲜活、有趣有料,为同学们打开了AI技术“硬核”之门。

课堂上,许艳春结合DeepSeek等前沿技术案例,为同学们讲解了AI在智能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一个个生动实例,同学们对AI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紧跟时代,紧抓热点” 是当前学校老师们秉持的教学思路。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创新授课形式,通过项目式学习、企业实践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与市场需求 “兼容”,培养出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高素质人才。

许艳春提到,当天课堂上的学生是软件工程专业大一新生,他们刚踏入校园不久,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比较迷茫。在这开学第一课中,借助国内首个AI智能工具DeepSeek,让同学们了解其功能与应用,希望能为大家的职业规划提供一定指引,助力他们在专业领域找准前行方向。

在记者采访中,吴梦军指出,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她强调,高校需要谋划当下、布局未来,尤其是职业教育,更要将deepseek等AI技术充分融入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大力推进AI进专业、进教材、进课堂,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成为智能时代的高技能人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始终以培养适应AI时代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持续加强新工科专业建设,推动专业群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运用AI技术重塑教学空间,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社会需求与科技进步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