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安城镇寨山游记

尹燕忠

2024-02-01

安城镇寨山游记

尹燕忠/董卫华


寨山古道,已有千年历史。相传,汉文帝十六年(前163年),济北国都沿黄地段被大水淹没。东昌府通泰安州的要道改捷径翻寨山。据史志记载:寨山古道从平阴城向东路经“圣井”,翻寨山、经“天井”入肥城,贯通东西全长20里。东昌至泰安的古道长300里,寨山距两地各150里,因地处中间路段,在这里设有驿站。

4月中旬,我们重走这条古道,从常天井村西南路口进入颇具历史沧桑的古道,在寨山东面的山谷里,由巨大石块铺筑的石板路顺山势蜿蜒而上,石径宽约1.5米左右,多纡回弯道。人迹罕至的山峪里十分幽静,除偶尔传来两声鸟叫外,万籁俱寂,路上石板缝里枯草丛生已然返青,荒草萋萋的山坡上满是苍翠的柏树。山坡虽然陡峭但顺势迂回设计的山道较平缓,行走起来并不吃力,看出古时修路人的智慧。据同行的常天井党支部书记王传江介绍,这条千年古道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仍在使用,那时,交通条件还比较落后,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仍然很少,人们出行多靠两只脚步行,当年途径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颇为喧闹。

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时与年轻的同伴一起去平阴城里看电影《卖花姑娘》,大家在山间石径上你追我闹,兴致很高,心情愉快,现在想来回味悠长。顺着古道走到顶头,是一道很长的山岭,道路变得平缓起来,南边就是寨山主峰,在山岭上看起来那顶峰不再高大险峻,只是高突的山头而已。古道向西南方沿着已经损毁的古寨墙延伸,在寨山与团山之间山口上的那座四门古亭就是温凉亭,为民国十年重修,南门楣上刻石纪铭。原古亭建于北魏武定二年至隋大业七年(公元544一611年)间,当地人俗称“四门模”,为高三米圆拱尖顶形全石结构,四门相对,每边长各三米,正门坎上刻“四门亭”字样,亭边立石碑一块,现已丢失。传说,原来亭子为嫁到肥城的平阴大户人家小姐捐资修建,遥想小姐坐着轿子回娘家,一路行来,登上寨山岭子,过了山口就要下山了,翘首平阴城遥遥可望,到这个地儿正好歇歇脚,大家豁然轻松起来。

或晴空万里,远路行人坐在亭子里乘凉,远眺林壑幽美,四下里风景一览无余,或赶来暂避风雨,坐看风云起,笑映晚霞归。古亭往西,漫漫古道掩映在浓荫蔽日的柏树林下,古意幽幽,南圣井山谷里有大片大片的桃树,三月里桃花盛开,景色很美。古道幽深曲折经南圣井村西行进入平阴县城。

古亭之南为寨山主峰,是平阴东南群山的制高点,清《光绪二十五年志书》记载:“寨山,距城东南八里余…。”从岭上沿东北侧山路向山顶攀登,听王传江说他以前在这里常捡到制钱(外圆内方的铜钱)。登上山顶以后视野极为开阔,使人心旷神怡,山巅以南山脊绵长,西眺平阴锦东新区高楼林立,鸟瞰四周巍巍群山景色壮丽,远观黄河东流,田野如画极富美感,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社区村庄、企业厂房尽收眼底。俯视北山腰处古官道穿行而过,寨山扼守于此,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时我们深深感知了寨山作为古来军事要塞的原因所在。它是汉朝北安故国的西南屏障,历史上多为兵家争占之地,顶峰下原来筑有高两米、宽两米的石头围墙,暸望口等军事设施俱全,附近曾发现陶片、青铜箭头等兵战遗物,山顶北石崖上还遗留着直径10厘米的三个旗杆窝。

近代以来,寨墙损毁严重,有的地方仅存墙基可见,山下石崖上刻有前人的诗句:秦吞六国汉登基,武王伐纣康代齐。自古远有英雄将,南山头上肉成泥。遥想古时这里金戈铁马,旌旗猎猎,让人不禁感慨万千。寨山山高水长,主峰以东二百米处有一股泉水名“湃溪泉”,该泉属季节泉,盛夏时泉水从两米高的岩缝里汩汩涌流而出,汇流至“小溪凹”,水满溢流,远远望去“小溪凹”象一明镜,阳光照射下洒珠溅玉,飞流而下。早有诗人留书,并刻石在湃溪石崖上:游憩溪汨源,漱石忱流泉。欲听水龙吟,而曰未知年。

寨山峰顶之南,沿长长的山脊来到南山腰另有一处泉水,石窝里存满清澈的泉水,常年不会干涸。寨山下的村落水源也十分丰富,发源于天井飞泉的安滦河在山下穿流而过,周边村庄都以“井”为名,从古道入平的首站是双井村,沿路依次分布着段天井、常天井、张天井、南圣井、北圣井等村,有水源,有粮道,地势险要扼守着古官道,古时寨山的战略位置、军事意义不言自明。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沧桑的寨山古道倔强地延伸着。

如今,重走寨山古道,踏着先辈人的足迹,追忆古道渐行渐远的历史风云,感受她历经的繁盛与喧闹,衰落与寂寞,幽深的古道,浓浓的乡愁。在这里,你远离外面纷繁的世界内心获得宁静,甩开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心情变得通彻豁达,踩着古人的忙碌、艰辛又坚韧的脚印,我们感受到是如今的平和与幸福。时至今日,历史沧桑巨变,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交通条件更是早已今非昔比,在落寂的千年古道以北、北安故国都城~~安城镇已成为平阴东部新城,几十年间高速、国道、县道、镇村环乡路已是四通八达,规划中的城市轻轨、济济高铁指日可待,忆昔比今,新时代巨大的发展变化已是震惊故人。

今天,平阴东外环在寨山西麓穿行而过,寨山几乎已成为平阴县城的后花园,这里森林茂盛,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是一处宝贵的自然生态景区,是饱览自然风光、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市民前来休闲游玩也十分方便,可骑行或驾车从东外环到安城镇南圣井村,沿寨山古道上山,或者从县城东行第一站在福胶工业文化景区游玩后向东右拐,沿东外环南行至南圣井路口上山,也是不错的旅游线路。

尹燕忠,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九八三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中国西部散文选刊、《齐鲁壹点》《洛阳晚报》《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风》《青年文学家》双刊号、《黄河文艺》双刊号、《神州文学》《齐鲁晚报》壹点号《清泉录》作家出版社《国庆征文选》等发表作品,先后发表各类作品千余篇(首),140余万字。《中国民间故事》选用尹燕忠采录的故事《钱武举好义》《儿媳妇作诗请公公》《状元妻对句皇帝》《三妮儿杀猪》《东山上磨牙,西山上磨牙》《蝎子精》。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