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如何把一个场面写透
尹燕忠
02-28 15:23
散文如何把一个场面写透
在散文创作中,能够生动、细腻地把一个场面写透,是展现文字功力与感染力的关键。一个被写透的场面,如同一扇通往故事核心的窗,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场景中的氛围、情感与冲突,沉浸其中,仿若身临其境。这不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更是艺术的呈现,是作者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写作技巧,精心雕琢的成果。
把一个场面写透,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和写作技巧,注重细节、调动感官、营造氛围、合理安排结构并融入情感。同时,要注意写作过程中的各种事项,不断练习和积累,才能在写作中创造出一个个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的场面。
一、捕捉细节,为场面注入灵魂
(一)细节的力量
细节是场面描写的基石,是赋予文字生命力的关键。它能够让平凡的场景变得鲜活,让读者与作者笔下的世界紧密相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表情、物件,都可能成为传达情感、推动情节的关键元素。
(二)举例:《春日花市》
“春日的花市,五彩斑斓。摊位像错落有致的积木,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卖郁金香的姑娘,手指轻柔地摆弄着花束,将含苞待放的郁金香一支支整理好。那些郁金香,花瓣如丝绸般顺滑,在阳光的轻抚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不远处,一个小男孩蹲在地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盯着一盆含羞草,小手试探着轻轻触碰,含羞草的叶子瞬间像受惊的孩子,迅速合拢起来,小男孩 “咯咯” 地笑出了声,笑声在花市中回荡。”
在这段短文中,通过对姑娘摆弄花束的动作、郁金香花瓣的质感、小男孩好奇的眼神和触碰含羞草的动作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日花市的热闹与生机。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一个充满活力的花市画面跃然纸上。
(三)仿写:《秋日果园》
“秋日的果园,硕果累累。果树枝头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实,像一个个小灯笼。果农大叔粗糙的大手熟练地采摘着苹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每一个苹果都圆润饱满,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透亮。树下,几个孩子在嬉笑玩耍,其中一个小女孩伸手去够掉落在地上的苹果,不小心踩到了一片落叶,‘嘎吱’一声,清脆的声音在果园里响起。”
仿写时,抓住秋日果园中人们的典型动作和果实的特点。如大叔采摘苹果的动作体现出劳作的娴熟,小女孩够苹果的细节展现童趣,果树枝头的果实描绘出丰收的景象。通过这些细节,将秋日果园的丰收氛围充分展现出来。
(四)解析
细节描写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和人物的情感。在选择细节时,要敏锐观察,从众多元素中挑选出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同时,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动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对细节进行细致描绘,增强画面感。
二、调动感官,全方位构建场景
(一)感官描写的作用
人类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世界,写作中调动这些感官,能够从多个维度构建场景,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体验场面。不同的感官描写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
(二)举例:《森林晨曲》
“清晨踏入森林,眼前是一片绿意盎然,高大的树木枝繁叶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耳边传来鸟儿此起彼伏的歌声,‘啾啾喳喳’,它们在枝头欢快地穿梭。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芬芳,那是森林独有的气息,让人陶醉其中。伸手触摸树干,粗糙的纹理传递着岁月的痕迹。偶尔还能听到潺潺的溪流声,那是森林的脉搏在跳动。”
这段描写从视觉上展现森林的绿意和阳光;听觉上捕捉鸟儿的歌声和溪流声;嗅觉上描绘草木与泥土的香气;触觉上感受树干的粗糙。全方位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森林,亲身体验清晨森林的美妙。
(三)仿写:《乡村夏夜》
“夏夜的乡村,宁静而迷人。抬眼望去,夜空繁星闪烁,像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耳边传来阵阵蛙鸣,‘呱呱’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乡村交响曲。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风中夹杂着淡淡的稻花香,那是丰收的味道。光着脚丫走在乡间小路上,脚下的泥土软软的,带着一丝温热。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宁静。”
仿写时,围绕乡村夏夜的特点,从视觉上描绘繁星,听觉上捕捉蛙鸣和犬吠,嗅觉上感受稻花香,触觉上体会泥土的温度。通过多感官的融合,构建出一个宁静且充满生机的乡村夏夜场景。
(四)解析
在进行感官描写时,要注意感官之间的协调搭配,避免过于杂乱。同时,要根据场景的主题和氛围,有重点地突出某些感官感受。比如在描写热闹的节日场景时,可重点突出听觉和视觉;描写美食场景时,着重味觉和嗅觉。
三、营造氛围,让读者身临其境
(一)氛围营造的意义
氛围是场面的灵魂所在,能够感染读者的情绪,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心境。或紧张、或欢快、或悲伤、或神秘的氛围,能引导读者产生共鸣,深入故事的核心。
(二)举例:《考场风云》
“考场上,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同学们都埋着头,奋笔疾书,只听见笔尖在试卷上划过的沙沙声。窗外的树枝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也在为同学们加油助威。监考老师表情严肃,在过道间来回踱步,脚步声在安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光影斑驳,却无法驱散同学们心中的紧张。每一个同学都眉头紧锁,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紧张。”
这段文字通过对考场内同学们的状态、老师的动作、窗外的声音以及光线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紧张的考试氛围,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考场上的压力。
(三)仿写:《古镇午后》
“古镇的午后,宁静祥和。古老的石板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街边的店铺大多半掩着门,偶尔传来几声慵懒的猫叫。微风轻轻拂过,挂在屋檐下的红灯笼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一位老人坐在门口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把旧扇子,慢悠悠地扇着,脸上带着惬意的微笑。远处,传来悠扬的二胡声,那声音如泣如诉,仿佛在诉说着古镇的悠悠往事。整个古镇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让人的心灵也随之平静下来。”
仿写时,运用宁静的环境、缓慢的节奏和悠扬的音乐等元素,营造出古镇午后宁静祥和的氛围,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喧嚣的宁静。
(四)解析
营造氛围要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反应和情绪以及独特的声音、色彩等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精心组合和描绘,使读者能够迅速融入到所营造的氛围中,增强阅读的代入感。
四、合理安排结构,条理清晰地展现场面
(一)结构的重要性
一个有条理的结构能够让场面描写更加清晰、连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场景的全貌。合理的结构可以引导读者的视线,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展现场面中的各个元素。
(二)举例:《公司年会》
“公司年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首先,主持人闪亮登场,热情洋溢地欢迎大家的到来,并介绍了年会的流程。接着,公司领导上台致辞,回顾过去一年的成绩,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台下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随后,便是精彩的节目表演环节。各个部门的员工纷纷大展才艺,有的表演幽默风趣的小品,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的演唱动听的歌曲,歌声婉转悠扬;还有的带来活力四射的舞蹈,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最后,进入激动人心的抽奖环节,大屏幕上滚动着员工们的名字,随着一个个奖项的揭晓,欢呼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这段描写按照年会的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主持人开场、领导致辞、节目表演和抽奖环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年会的全过程。
(三)仿写:《图书馆之旅》
“走进图书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像一个个知识的卫士。沿着通道前行,来到文学书籍区,这里摆放着各种经典名著和畅销小说。许多读者安静地坐在书桌前,专注地阅读着手中的书籍,只偶尔传来翻书的声音。再往里走,是期刊杂志区,崭新的杂志琳琅满目。几位读者站在书架前,仔细挑选着自己感兴趣的刊物。图书馆的角落,设有儿童阅读区,色彩鲜艳的书架上摆满了绘本和童话书,孩子们在这里沉浸在美好的童话世界里,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整个图书馆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氛围。”
仿写时,以进入图书馆的游览顺序为线索,从大厅、文学书籍区、期刊杂志区到儿童阅读区,依次展开描写,清晰地展现了图书馆的布局和氛围。
(四)解析
在安排结构时,可以根据场景的特点选择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时间顺序适用于有明确时间发展的场面,如活动、事件的过程;空间顺序适合描写静态的场景,如建筑、环境等;逻辑顺序则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组织内容,使场面描写更具逻辑性。
五、融入情感,让场面富有温度
(一)情感的价值
情感是场面描写的核心,它能够让场面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场景呈现,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表达。融入情感的场面描写,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灵,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举例:《生日惊喜“生日那天,我一推开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房间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气球,墙上贴着‘生日快乐’的彩色横幅。家人和朋友们从各个角落跳出来,大声喊着‘生日快乐’。桌上摆满了我最爱吃的菜肴,还有一个精美的生日蛋糕,蛋糕上的蜡烛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妈妈走过来,轻轻地抱住我,眼中满是慈爱:‘宝贝,生日快乐。’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感动,被浓浓的爱意包围着。”
这段描写通过对生日场景中布置、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融入了作者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以及被爱的感动,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温暖的情感。
(三)仿写:《送别挚友》
“车站里,人来人往,却掩盖不住我们内心的悲伤。我和挚友面对面站着,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火车的轰鸣声越来越近,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挚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神中满是不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常联系。’我用力地点点头,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说不出话来。火车缓缓驶来,挚友转身登上火车,在车窗里向我挥手告别。看着火车渐行渐远,我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心中充满了对挚友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仿写时,抓住送别挚友这个特殊场景中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方式,融入对离别的不舍之情,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情感。
(四)解析
融入情感要自然真实,不能生硬地强加。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场景的主观感受来体现情感。同时,要注意情感的一致性,避免在同一场面中出现过于矛盾的情感表达。
六、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一)写作技巧
1、善用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场面描写生动形象。如 “海浪像一群调皮的孩子,欢快地跳跃着”,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海浪比作孩子,展现了海浪的活泼。
2、运用短句和长句结合
短句简洁明快,能够增强节奏感;长句则可以细腻地描绘场景,表达复杂的情感。两者结合,使文章富有变化。如 “天空阴沉沉的,乌云密布。风,呼呼地刮着,吹得窗户‘哐哐’作响。” 长短句结合,既展现了紧张的氛围,又细腻地描绘了环境。
3、设置悬念和冲突
在场面描写中适当设置悬念和冲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在描写一场比赛时,可以先描写比赛的紧张局势,然后设置悬念,如 “关键时刻,他能否发挥出最佳水平?”
(二)注意事项
1、避免冗长和啰嗦
场面描写要简洁明了,抓住重点,避免过多的无关细节和冗长的叙述。要做到言简意赅,用最精炼的语言展现最生动的场景。
2、保持视角一致
在描写一个场面时,要保持视角的一致性,不要随意切换视角,以免让读者感到混乱。可以选择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视角,根据故事的需要进行选择。
3、符合生活逻辑
场面描写中的人物行为、事件发展等要符合生活逻辑,不能脱离实际。比如在描写一场火灾时,人们的反应和逃生方式要符合常理。
通过以上对把场面写透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的阐述,希望能为广大写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在实际写作中,不断练习,将这些方法技巧运用自如,相信一定能创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场面描写。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