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故乡琐忆
尹燕忠
03-18 16:29
故乡琐忆
杨喜鹊
夏日的傍晚,房后的菜园成为我们乘凉的好地方。每当这时,母亲常常在空地上,用枯枝败叶点起一堆篝火后再压灭,用烟火独特的味道来驱赶蚊虫。姐姐拿张板凳,坐在南瓜藤下写作业,微风吹过,藤叶发出轻轻的沙沙声。我蹲在旁边,闲的无聊,就缠着哥哥讲故事,哥哥就将从书上的《三国演义》、《西游记》讲给我听,那些美妙的故事常常伴我入睡。
秋天,位于五彩山下老道庙杏林里的杏子熟了,满院飘香。那时,我和哥哥拎着篮子,常去偷摘杏子。杏林里日夜有人看守,只有在中午时分,利用看门人回家吃饭的间隙偷摘。每次,哥哥爬到树上,我在树下放风,不到一会工夫儿,就摘满整整一篮。回到家中,我一手抓一个,边吃边看母亲把黄杏掰开去核后,放在簸箕里,拿到阳光下晒,香甜的味道引来许多飞虫,嗡嗡的围着簸箕转。晒好的杏干储存起来,就成为我们日后的零食。
农场的冬天格外寒冷。每天傍晚,母亲都会用麦草,把火炕煨得暖热适宜。我们放学趴在上面,顿时感到一股股如阳光般的炙热裹围在四周,将自己从瑟瑟寒气中解脱出来,全身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和惬意。寒假里,闲待家中,每天午饭后,母亲都会拿来几个圆溜溜的土豆,丢在火炉下的炉灰里,一边飞针走线,一边翻动土豆。这时,我们像一群馋嘴的小猫围在母亲身边,不停的催着母亲快点。不一会儿,土豆烤好了,母亲小心翼翼的剥去焦皮,再将土豆撒上盐,趁热一块块掰给我们吃。每当看到我们吃得很满足的样子,母亲脸上总会绽满笑容。至今想起当年烤土豆的情景心中依旧会感到暖融融的,不只是它的美味,更因为其中包含着深深的母爱。
岁月总是不经意间在身边流走,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每年夏天我都要回到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故乡的景色依旧那样那么的秀丽,然而再也看不到儿时那熟悉的伙伴,所谓人世沧桑即便如此吧。如今,童年那留驻我无数美好记忆的菜园和老井已经不在了,老屋早已废弃成了空楼,寂寥的矗立着,曾经的一切都已改变了模样,唯一不变的是深藏心底对故乡深深的爱恋。每次回到故乡心里都是暖暖的,因为这里有足以温暖我一生的回忆。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