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名字
张继霞
04-05 22:24
清明节,给母亲写祭祀文书,写到她的名字时,感觉熟悉又陌生。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的生命如同流星,璀璨却短暂,只在夜空中划过一道不易察觉的痕迹。
母亲短暂的一生,就似那流星,悄然消逝在往昔的风里,而她的名字,也几乎被世界遗忘。
生于五十年代的母亲,没读过几天书,只识得很少的字,虽然这并不影响她勤劳善良质朴的传统优良品质。为姑娘时,她在娘家度过的时光几乎是被家人称呼她的乳名,就是邻居婶子大娘或者亲戚长辈称呼她,也几乎没人叫她的名字。那一声声亲昵的呼喊,带着家的温暖与宠溺。可那乳名,也只是家人之间专属的符号,一旦走出家门,进入生活的另一种轨道,这个名字就被搁置在记忆的角落。
结婚以后,身份的转变,让她从娘家的女儿变成了夫家的媳妇。在夫家,她很少再听到有人提起自己小时候的名字。人们更多的是称呼她为“谁家的”,这是对她新的家庭角色的界定,仿佛她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隶属于丈夫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她的存在开始围绕着这个家,在丈夫、公婆、叔伯的注视下,履行着媳妇的责任。她的名字渐渐被淹没在繁琐的家务事和家庭关系的纠葛里。
等有了孩子之后,她又有了新的称呼——“孩子的妈”。这个称呼,像是一顶沉重的王冠,也是生活给予她新的身份标识。从此以后,她的世界里,孩子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她把自己的心血和关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孩子身上,起早贪黑地为孩子洗衣做饭,操心孩子的成长,担心孩子的病痛。而她自己呢?她在为孩子奉献的过程中,似乎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个有着梦想和憧憬的少女,那个少女的名字,也随之被尘封在岁月的深处。
回顾母亲的一生,似乎是为了受苦而来,她几乎从未真正为自己活过。她的生活轨迹是从属于他人的,她的名字,就像是风中的烛光,在生活的风雨中摇曳不定,最终渐渐暗淡无光。而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许在她心中闪烁的,依然是孩子的笑脸、家人的身影,却很少有对自己那被遗忘的名字的一丝眷恋。
然而,在我最深处的记忆里,母亲的形象是模糊而伟大的。我试图从那些破碎的记忆片段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母亲。我想象着她在少女时代,扎着长长的麻花辫,笑容灿烂,被人唤着乳名的模样;我想象着她在婆家,尽管受到各种约束,却依然坚强地操持着家中事务的样子;我更想象着她抱着孩子,眼神里满是温柔与希望的神情。尽管她的名字很普通,尽管她的名字随着她的离去几乎已被人遗忘,但我知道,她的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生命,成为我心中永远无法忘怀的力量。
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平凡得如沧海之一粟,在时光的洪流中默默地奉献自己,在生命之树上并没有留下丰硕的果实,她那普通的名字,在她平凡的一生中几乎可以被忽略不计。
但她的一生,却常常让我深思,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真正为自己而活呢?母亲那几乎被世界遗忘名字的背后,是无数女性在传统社会里默默付出的身影,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母爱的另一种诠释。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