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寿光:点燃“数字农业”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山东省大数据局

05-21 14:36

近年来,寿光市大力实施“数商兴农”工程,坚持以数字应用技术、高端智能装备驱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擦亮农业“金招牌”

寿光市在举办线下菜博会的同时,菜博会组委会联合寿光市大数据中心,同步举办线上菜博会、种博会,通过“智能机器人+5GVR全景摄像头+网红主播引导”等形式,对展会进行沉浸式全景直播。建成投用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等现代化智能园区,覆盖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等新技术;推行“数字化种植”,1.6万个大棚应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农民在家用手机远程操控,蔬菜大棚变身成为“绿色车间”。

构建农业“物流网”

推进农村电商物流网络建设,打造以“易配货”“易货嘀”“运宝网”为核心的互联网物流平台;投资3.5亿元建成占地140亩的快递电商产业园,整合韵达、邮政10家快递企业,用好“菜都驿站”“邮快合作”“电商进农村”等快递物流资源,在15个镇街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为968个行政村建设快递驿站,统一配置货架,构建起乡村“1+15+N”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村民在“家门口”实现收寄快递。打造生鲜蔬菜特色产业带,推出“鲜时优农”“御锦蔬”农产品区域电商公用品牌,设立京东云仓,农产品直接对接到京东、拼多多等线上平台。目前,5000余种蔬菜、种子种苗实现网上销售,日订单量最高达到20万份。

盘活农业“资金链”

围绕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探索运用大数据开展“信用农业”建设,与中国银联研发产销服务平台,吸纳1300多家蔬菜合作社、6.9万户大棚种植户接入平台,交易次数42万笔、交易金额79亿元,为5万个经营主体及农户授信203亿元,发放贷款45.6亿元,农户的“无感授信”覆盖面达到86%。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