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怀念刘洪生同学

尹燕忠

05-21 19:06

怀念刘洪生同学

尹燕忠

刘洪生是我的同学,他小名又叫刘槐,大概他是认过槐树为干娘之缘由吧。我从小学上到六年级及农中,与洪生一别就是几十年,他当兵后又上北京去上班,与其见面的机会只有一两次,而和他的友谊是深厚的。惊闻他于今年春节后去世了,我心里疼得落泪,这是他侄媳妇李莉告诉给我的。

知道这个消息,心里老不消停,洪生的事便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晃动,我把这个沉痛的消息告诉同学之后,都挺难受,深感世事无常啊!

最后见到他,是在他弟弟刘洪祥的家,我主动联系去的,在那里吃的饭喝的酒。不久,他的母亲去世了,大摡心事沉重,抑或是他身体不佳,他不喝酒,语言迟缓,神情抑郁,但他却紧给我碗里夹狗肉和牛肉等给我吃,那次去的有孙承元同学,气氛挺热切,刘洪祥挺热情,日子过得宽绰,饭菜丰盛,是在栾湾他的二层楼上就餐的。我看出洪生有些拿把不开,按辈分他应喊我家属个姑,因为是后来定的婚,岳家与之还没出五服哩,挺近的。我说,咱是老同学了,就兄弟们称呼就行了,他笑了笑,蕴含着深情厚谊,如今我感叹,承元与洪生都走了。

那次见面后,一别又是七八年,我去了玫瑰苑去住,想他就与洪生打电话,他说,你愿意上北京就来吧!有一次,他正在洗澡,他洗毕才方便接我通的电话,但我无此机会去给他晤面。后来他哟电话号丢了,我又找他侄子要,侄子刘国却说没有,中间又没少打听了他,却不知听到的是噩耗啊!

他在一中毕业后就参军了,是在莱阳部队入伍的,那时他就经常给我来信,并且寄来了照片,可惜没有留下来,他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红星闪烁,很是英武,我很羡慕他是个时代的骄子。他复员后,就上北京石景山厂子里上班了,工作很好,年年当上先进工作者,又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不久便与亲戚家一个美丽的姑娘结婚,且又才品兼优,恩爱相加,幸福美满。

听他母亲说,他就在石景山居民区住,我去过北京去办事情,但来去匆匆,无缘相见。我在栾湾乡政府上班,经常见洪生的老母亲,他母亲我称呼是“召林二嫂”,她长得高个,和蔼可亲,她为有洪生这样的儿子而自豪,夸几个儿女孙子孙女可孝心了,对洪生更是满意,说洪生可孝心了,经常寄东西寄信件家来,回家一趟对俺照应得可周全咧。

洪生老娘得病住院了,洪生和其他兄妹一样值班侍候,出院后又精心照料,洪生没少掉了眼泪,但老娘道是不幸病逝了,享年九十多岁,这对洪生是个致命打击,他也病了,得了脑血栓,使满家人牵挂他,这几年他又得了小脑萎缩症,弟弟洪祥便把他接回山东老家来了,他大小便失禁,弟弟和弟媳就一天给他换一次裤头,勤给他洗澡剪指甲,这是对他对家庭奉献的回报,也可看出洪祥两口子对兄长的慈善爱心。

之前,我曾给召林二嫂说,若洪生回来可告诉我一声,见个面说个话才好哩,可能怕我忙不好说吧!始终也没这个机缘,也真是应了余光中先生那句诗:“下次你路过,世上已无我”了,悲乎也哉!

心里想着刘洪生,永远忘不了刘洪生,他是一个善良勤奋的人,又是一个朴素正义的人,他姊妹九个,父亲过世早,上边有哥哥姐姐,下边有弟弟妹妹,日子过得困难一些,在那个年代都在艰难度日月呀,我从让庄铺刚上南栾湾学校上学时,有个别同学欺生便对我闹事,洪生说,人家怎么老实,闹么呀?谁欺负他,就不绕你!

洪生一说,别人就不敢了,我仔细看他,高挑个子,长脸,洁白整齐的牙齿,细长明亮的双目有神,头发有些长而乱,穿着个简朴的黑棉袄,下着蓝色棉裤,挺干炼的一个人,从此便敬佩他,喊他哥哥,他不是任意挥霍的人,更不是大吃二喝的纨绔子弟,我们互相激励学习,认真阅读课外书籍,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他当班长,我当学习委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他乐于助人,热爱劳动,见义勇为,敢于给坏人坏事做斗争,特殊时期,有人哄闹怂恿学生给老师难堪,他便进行阻止。他到部队后,又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被评为“五好战士”,先后升为排长、连长。

他得病后,思念故乡,回到老家住了不到一年,体味到了兄弟情谊深如海的亲情,快过春节了,儿女及老伴又挂念着洪生,但他就是不愿意回去,他怀念家乡的情萦绕心上,无乃,之好用美丽的谎言劝其回了京城,他是泪眼模糊的上车归京的,却不料,不长时间便与世长辞了,他的死使人悲痛欲绝,泪如滂沱!如今,我给洪祥要了洪生的遗照,想写点什么,留个纪念,但却不知如何下笔,踌躇再三,拖了月余,今才写出,是我和着泪水写成的小文。

听说,洪生临终时遗言,死后要将其骨灰葬在家乡,陪伴在爷爷奶奶和父母身旁,刘洪生兄长,一个至纯至孝的好人,他与故乡与亲人有着千丝万偻的不开分割的血肉联系!

仅以此拙陋之文字,纪念亲爱的同学洪生,祈祷他万古长青!

尹燕忠,中共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化馆员,被平阴档案馆聘任为荣誉馆员称号。曾在《济南日报》《济南时报》、中国西部散文选刊、《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锐壹点号,《洛阳晚报》《神州文艺》《齐鲁晚报》《泰山文化》《大汶河》《楚风》《青年文学家》双刊号《黄河文艺》双刊号、作家出版社《国庆征文选》等发表作品,在中国文化精英专刊上发表传记,小说《方河的婚事》在“鲁王工坊杯”首届小小说大赛中获得济南日报报业集团、莱芜鲁王工坊锡雕艺术研究院三等奖,报告文学《美丽的毕庄脱贫记》被济南市文学艺术联合会评为优秀奖,小说《梅花》被评为玫瑰文学奖,并多次获奖。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