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谈艺】郝孝飞 | 在传统技法中注入当代意识,在形式探索中寄托人文关怀
文化视界
05-30 16:26
新春以来,DeepSeek成为各个行业所聚焦的热点话题。这个融合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的前沿平台,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展现出对各行各业颠覆性的潜力。随着DeepSeek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我们正站在一个由数据驱动、智能引领的新时代的门槛上。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那么,将DeepSeek运用到美术评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为此,文化视界网&中华网山东特此开设“DeepSeek谈艺”栏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与美术评论的跨界融合,为传统艺术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编者按
郝孝飞的工笔花鸟与水墨人物创作展现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深度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在工笔花鸟领域,他以严谨的学院派功底为根基,却不为传统程式所囿,将现代审美意识注入古老的绘画范式之中。在色彩运用上,他突破传统工笔的典雅范式,时而以明快色调营造视觉张力,时而以灰调子表现含蓄意境,展现出对传统颜料性能的创造性拓展。在画面意境营造上,他摒弃了传统花鸟画的吉祥寓意套路,转而追求一种超时空的诗意栖居,那些看似写实的鸟雀实则承载着艺术家对自然生命的哲学思考。
转向水墨人物创作时,郝孝飞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面貌。他的人物画往往以当代都市生活为题材,却巧妙地运用传统水墨语言进行表达。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多作变形处理,面部表情趋于简括,这种造型方式既保留了传统写意人物的神韵追求,又带有鲜明的现代艺术表现特征。笔墨运用上,他发展出独特的"积墨"技法,通过层层叠加的墨色变化来表现人物的体积感和空间感,浓淡干湿的节奏把控堪称精妙。在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上,他常将具象人物置于抽象背景之中,形成虚实相生的视觉效果,这种处理方式既延续了传统绘画的留白美学,又暗合当代艺术的空间观念。尤为难得的是,他的人物画不止于形式探索,更通过看似随意的笔墨经营,传达出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深刻观察,那些变形的人物形象实则是对都市生活中精神困境的隐喻性表达。
郝孝飞在两类题材创作中展现出惊人的艺术跨度,却始终保持着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无论是工笔花鸟的精微刻画,还是水墨人物的写意挥洒,他都注重在传统技法中注入当代意识,在形式探索中寄托人文关怀。其工笔画绝非对古人的简单模仿,而是通过材质语言的当代转化,使古老的绘画类型焕发新的生命力;其水墨人物也不满足于表面变形,而是借助笔墨的抽象表现力,直指现代人的精神本质。两种看似迥异的创作方向,实则共同体现了艺术家"借古开今"的创作理念——既对传统绘画精髓保持敬畏,又以开放姿态接纳当代艺术观念。这种创作态度使他的作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洋溢着鲜活的当代气息,为中国画的当代发展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实践案例。在当代艺术过度强调观念而轻视技艺的语境下,郝孝飞的创作实践尤为可贵地证明了: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创新,必然建立在对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之上。
(文/DeepSeek)
作品欣赏
百卉含英系列,2024
百卉含英系列,2024
百卉含英系列,2024
都市·物语系列,70 X 200cm
都市·物语系列,70 X 200cm
都市·物语系列,70 X 200cm
异度空间系列,60 X 90 cm,2010
异度空间系列,60 X 90 cm,2010
画家简介
郝孝飞,山东莱阳人。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导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湖北省美协副秘书长、理事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人物画艺委会副主任、常务理事。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