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如何写出好散文

尹燕忠

2024-02-26

如何写出好散文


蒋建伟

2024年2月24日,正值元宵佳节,《散文选刊》原创版执行主编、《海外文摘》执行主编、著名作家蒋建伟老师,来到山月书院,为广大文友作了一场题为《如何写出好散文》的讲座。

  蒋建伟老师说,当代的散文是一种非常兴盛和热门的文体,几乎人人都在写散文。我们每时每刻生活在散文的海洋当中,最常见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一些文字感悟等。散文写作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是《史记》,从先秦诸子百家开始,再往前追溯古人刻在陶罐上、墓志铭上的文字、竹简、甲骨文,政府的官文等等,都可以称为散文。散文的特质首先是真实,其次是能够很直接地传达当事人的喜怒哀乐。我们从小写的作文、日记、周记、读书笔记、读后感、说明文等等,都属于散文的范畴。散文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国文学史独有的一种文体。从事散文写作,我们会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同时,散文也是一种贵族化的写作,像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东坡、范仲淹、张岱这些大家,他们除了是文学家,还有一个身份是官员。他们写的文章都有极强的民族忧患意识,很多名篇都是形而上的写作,不是平民化写作。

  不管散文,诗歌,小说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写给自己看的,所以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有生命力,有灵魂,口水文章是最要不得。

  蒋老师说,我今天来讲课有两个目的,一是唤起大家对于散文写作的热情,二是希望能给予大家在写作上一些启发。


一、散文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占文章整篇得分的40分到50分,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去留和发表。写文章要跳出传统写法的范畴,比如写自己的父母要善于描写父母身上独有的特点,抓住一个点来叙事,谋篇布局。

  如何写好标题?

  1.提炼文章的感悟。文章是有情绪的,包括喜怒哀乐以及派生出的无数情感,它是一种不需要高潮、结果的文体,但一定要有一瞬间的情感定位,一篇文章绝不能出现两种情感基调,语境要统一,比如文绉绉的语调里不能出现粗糙的表达,我们可以从情感里提炼感悟。这一点,我们可以多读名家作品和现当代作家的经典作品,以此来感悟标题中的精彩。

  2.从想象中提炼标题。有想象力的标题为佳,它能让人一眼看出画面形象,确立情感的捕捉。蒋老师提到他的散文《我是妈妈的蒲公英》,意思是小时候孩子们都围在妈妈身边,等长大了就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四面八方,五湖四海,这样的标题属于诗歌化标题,让人们看到标题就会不自觉地想象一些画面,所以写作者要善于用诗意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要用梦幻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生活日常恰恰是产生美的地方,平时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发现有趣的题材或者刹那间的情感,先简单记录下来,养成随时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等有空时再静下心来写,一下子就会找到感觉。

  3.散文的观察。写文章,观察是第一步,观察细致了,才能有想象、引用、心理活动、抒情和思想,情节细节方能传神,逼真。每个人在生活中通过观察获取的知识量和符号是不一样的,但往往写着写着就写到同一条路上了,那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把自己的观察省略掉了。要想让读者第一时间体会到作者的想法和感觉,描述一件事的过程,要多运用动词和象声词。金庸的小说中,动词用的特别多。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中,很多采用经他改头换面的唐诗宋词。琼瑶小说里的对话部分,特别善于运用反复的写作手法。这些是文章强调的细节,这种细节,让你感到情感在逐步往前推进和发展,以达到作品中需要的细节效果,细节观察是获得生活的第一个镜头。

  另外,起好标题也可以是引用文章的几个词或者一句话,也可以是概括性的感悟的话,从读书笔记中提炼出来的标题也是可以引用的。



第二,散文的开头

  散文的开头在一篇文章要占到15分到20分。好的开头,可以弥补标题的不足,文章大致可分为三类开头:

  1.娓娓叙述。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代入感。比如梁晓声、余秋雨的散文开头都有这种特点,语言简洁,用到了直抵人心的俗。一篇文章,好的开头才会吸引读者读下去,语言要通过不断提炼达到简练朴实,富有文学性,同时要有自己的语言优点和特点,否则就太大众化,走不出来。

  2.对故事诗歌化的描述来开头,动词用的较多。

  3.用作者的感悟来开头。比如《读者》《意林》杂志上很多文章的开头,基本有很多是人生感悟式的表述和提炼。

第三,散文的情感

  散文的情感必须是真实的。一篇好散文的底色必须是真实的,只有真实才能感动自己,然后感动读者。判断散文和其他文体的区别时,情感的真实是最主要的。历史散文的一些场景可以虚构,比如《左传》很多故事,其场景和对话是虚构的,但它是建立在人物、事件上的虚构,当虚构超出情感的真实范围也就假了。

第四,散文写作的角度和选题

  写散文首先要回避别人用过的标题,其次,别人用过的比喻句不要用或者尽量少用,别人经常引用的句子也不要用。尤其是写游记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本真的想法和自己独特的视角。

  写作的过程,我们对素材要用减法。素材减到最少才是最好练笔的时候。要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剔除别人的段落以及别人常用的比喻句,形容的句子,寻找自己的优点,这样才会写出自己的好文章。蒋老师还推荐大家阅读周同宾的散文集《皇天后土》,这本书采用明清小品文散文的特点,语境特别好。


第五,作品如何投稿

  一个成熟的作家,首先投稿是一个门槛,有了门槛才能推陈出新,千里挑一,挑出优秀的文章。哪怕是如今的著名作家梁晓声、余华、刘震云、莫言等,当年也是有无数次投稿失败的经历。事实证明,有了门槛,有了坚持不懈投稿的作者,才成就了那些优秀的作家。

  蒋老师提醒,投稿时首先要了解杂志栏目的设置以及取稿的风格。其次要注意投稿的要素,包括题材、标题(居中)、作者名(居右)、正文、注明作者简介、邮编地址、电话、电子邮箱、银行信息等等。微信投稿不可取,电子邮箱可以适当考虑,最好是用平信进行邮寄。

  蒋老师的讲座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在与文友的互动环节中,蒋老师也一一耐心地作了解答。


最后,山月文学院院长王顺法在小结时说,蒋老师的讲座亲切易懂,给写作入门者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也是给具有一定写作基础的文友一次难得的提高机会,相信大家通过这堂课程的学习,会给今后的创作添加亮色。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