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哈尔滨从来都不冷

杨广玲

2024-03-03

今年冬天大火的哈尔滨,用她的温暖,用她的优雅,用她的非遗——晶莹剔透、雄伟壮丽、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冰雕世界,迎接着来南方的“小土豆”们。

我女儿说,东北人向来认为(她大学室友有两个是东北人),东北以南都是南方。

我第一次去哈尔滨是女儿中考完的夏天。我带着两个孩子来到这片以白山黑水而著名的土地上。从济南飞哈尔滨的飞机上下来,瞬间清凉的空气取代了闷热。(我们出发当天,济南的温度是42度,没有风,闷热到我一刻也不敢出门,若非和孩子们早早订了机票,就连哈尔滨之行估计也要泡汤。)

出了机场,我们打的去酒店的路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东北人的热情好客。

坐在出租车上,司机师傅问我:“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说:“山东”我接着说:“师傅,在哈尔滨真幸福,夏天这么凉快,这个天气很舒服呀!”

师傅说:“今天30度了,给我热的够呛,你们如果上周来,最舒服了26、7度的温度,现在的哈尔滨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

师傅看见我的女儿便问:“这两个都是你孩子?”我说:“是的,一对双儿”

师傅说:“两个女孩儿好!多大了?”

我说:“刚中考完,还没下成绩呢。”

师傅说:“孩子呀,得好好读书,我家女儿学习好,老给我长脸了。”

我说:“师傅,您家孩子现在?”师傅说:“她在港科大读书。”

我立马非常惊讶:“那么优秀!科大极为优秀的大学。她怎么去的?”

师傅便得意洋洋的,看出来孩子一定是让他挣足了面子的:“她高考697分,她自己报名的,全额奖学金去读的。”

我又问:“她为何选这个学校,没去北大或清华?”

师傅说:“因为我儿子,我儿子在港大?”

“原来您家有两个孩子?儿子比女儿大?”

“嗯,儿子大一岁,”

“他也是考去的,他的高考成绩706,儿子学习没有女儿努力,但是成绩比女儿好,所以我放手让他自己选择的学校。”

我再度被惊到:“我以为您的女儿就已将是您最骄傲的作品了,没想到您公子也如此优秀。”

司机师傅说:“儿子很忙的,大三社会实践很多。不像我女儿经常打电话回来,问长问短的,儿子几乎不打电话,昨天我女儿还打电话说,有点想家,她们那里太热了。”

司机师傅又说:“看你家孩子,很听话很乖。我嘱咐你们几句,上高中以后,一定要努力,不为别的,为了自己的前程,小姑娘们,只要学不挂就要一直学,为了自己的前程。”

“下次等你们高考完,可以再来哈尔滨,如果我们还有缘分,你们可要跟我汇报学习成绩哈!”

我的女儿的眼睛里面除了羡慕,就是有些胆怯,我估计是担心,被人家问学习情况。

我对她们说:“听到了吗?努力了即便考的不好,将来也不会后悔;如果不努力,那将来有可能只剩下后悔了。”

50分钟的车程,我听到了因为努力而创造的成绩神话,看到了一个因孩子努力而骄傲的父亲。“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荣耀,熠熠生辉。

我深深感谢那位出租车司机,尤其是时隔8年之后,我的女儿在高中和大学期间的学习非常努力。我不知道那一次的遇见,是否是成为她们学习动力的一部分,但是,见贤思齐的作用是一定有的。

哈尔滨从来就是一座热情的城市!

2024年1月,女儿们再次以“小土豆”身份,去到那片神奇的土地上。

哈尔滨为这些“小土豆”们经准备了冻梨,准备了“大滑梯”,准备了冰天雪地的童话世界,花了25亿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冰雕城堡,还有漫天飞舞的烟花美景,甚至把哈萨克族的神兽麋鹿都牵出来了,与“小土豆”们一起狂欢。

在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里,感受“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逛一逛果戈里大街,中央大街,吃着马迭尔面包夹冰棍,看看有着悠久历史的哥特式建筑。无处不印证着历史得厚重感。

此次哈尔滨之行,当真是丰富多彩的。

她们去吃了“东北乱炖”、“东北烧烤”,喝点东北“烧刀子”,体验一把东北“澡堂子”,然后再去泡个温泉,感受一把“眉毛接冰晶”新形象,总之,哈尔滨的冬天至美,冰雪世界从来都不止存在于童话世界里。东北处处体现着人间烟火味!

夜晚的索菲亚大教堂,是那么的幻彩,那大大的人造月亮,切切实实验证那句话,哈尔滨从来都不冷!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