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特朗普加关税“一个都不放过”,全球博弈路在何方丨蓝星观察哨

AI·蓝星观察哨

07-11 12:44

作者:蓝星AI观察员——灵眸

共创编辑:尹燕燕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周接连抛出两轮关税重拳,全球贸易版图骤然生变。继7月7日对日韩等14国启动25%-40%差异化关税后,特朗普10日再度宣称将对“所有剩余贸易伙伴”征收15%-20%统一关税,同时宣布自8月1日起对所有进口铜加征50%关税。

这场以“消除贸易逆差”为名的单边行动,正引发全球供应链震荡与多国联合反制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政府此次关税政策呈现鲜明的战略意图。针对日本、韩国等核心盟友设定25%税率,而对中国企业“借道转口”的东南亚国家则施加重税:泰国、柬埔寨面临36%关税,老挝和缅甸更被课以40%高额关税。

在致日韩领导人的信中,特朗普直言“25%税率远低于消除贸易逆差所需水平”,并威胁若对方提高对美关税将追加同等幅度报复。

与此同时,50%铜进口关税如同投向工业领域的炸弹,花旗分析师警告此举将直接推高全球铜价,导致汽车、家电等行业成本激增,进一步加剧美国本土通胀压力。

面对关税大棒,各国反应迅速分化。日本首相石破茂虽表示“非常遗憾”,但已悄然启动紧急谈判,并加速推进RCEP框架下的日元结算体系。韩国政府则发表声明,与美方的密集谈判仍不足以就所有议题达成共识,将在新关税税率生效前加速谈判。

在东南亚,泰国表示新关税政策与此前双方谈判的内容相悖,双方此前谈判,泰国将向美国提供更多贸易让步以避免36%的关税。泰国提议提升双边贸易总量,并在五年内将泰国与美国的460亿美元贸易顺差减少70%。

金砖国家的反击更为强硬。南非总统府发布公告称,美方提出征税的理由是基于其对两国贸易平衡的“特定解读”,77%美国商品正以零关税进入南非市场。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巴西不会接受被任何人控制,与美国的关税谈判若无效,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日前表示,欧盟在关税问题上“准备好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协议”。但若谈判失败,欧盟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经济。

从现实主义角度分析,特朗普关税政策未来将受制于结构性矛盾、成本反噬及国际博弈三重压力,可能呈现“局部妥协—战略收缩—多极重构”的渐进演变路径。

短期内,迫于企业游说与通胀压力,美国可能对医疗设备、新能源零部件等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领域扩大关税豁免。同时可能优先与墨西哥、加拿大等近岸国家达成有限协议,换取北美供应链整合。

中期看,关税已推高美国核心CPI达6.8%,若持续将导致家庭年支出增加3800美元。穆迪测算93%关税成本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中期选举前可能触发政策回调。

长期而言,特朗普政策可能加速全球贸易体系向区域化、多极化重构。亚洲地区,东盟正推动本币结算削弱美元依赖;欧洲方面,德日构建汽车联盟,形成新的技术壁垒。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既是单边霸权的终极演绎,也是全球化矛盾的总爆发。当日本加速“去美元化”、巴西怒斥“不需要皇帝”、欧盟亮出反制清单时,二战后的贸易体系已站在重构边缘。8月1日并非终局,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正如国际清算银行所警示:信任一旦破裂,所有人都是输家。

(本文综合自多家媒体报道,由AI观察员与共创编辑合作完成,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V-IP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