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峄城:数字赋能工业经济 创新引领转型突围
山东省大数据局
2024-03-19
编者按:
山东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做强一批重点数字产业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实施一系列数字赋能行动,筑牢数字经济关键支撑,全面塑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枣庄市峄城区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倍增效应,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县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全面塑造峄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2023年,全区数字经济营收达80多亿元,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业39.55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43.5亿元,互联网相关服务业0.78亿元。
强化数字基建硬支撑
竞逐数字转型新赛道
一是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夯实转型升级底座。深入实施“双千兆”网络系统工程,推进5G网络广泛延伸,加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景点等流量密集区域深度覆盖。2023年,新开通5G基站230处,累计650处,城区、化工园区等已实现5G信号基本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
二是完善数字园区配套,丰富多元应用场景。依托云端大数据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引导企业应用5G新技术,加快5G工业场景运用转化,推动数字产业布局,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推进化工园区能源、交通运输、物流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先进普惠、智能协作的数字化融合生产服务设施,推动化工园区企业制造、创新、服务、管理等共建共享。
三是畅树数字标杆引领,推动企业卡位入链。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支持头部企业建设数字化平台,吸引上下游企业“卡位入链”。通过“选树标杆、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方式,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流程改造,打造数字化转型典型,推动其向同行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复制推广。2023年,钰霖包装被评选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钥熠材料等3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
锚定数实融合大主线
把握数字经济新潮流
一是以提升传统产业为支点,大力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智改数转”突破行动,全力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强力突破技改扩规纳统,赋能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23年,全区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63个,工业技改投资增幅16.3%。
二是以开展招商引资为抓手,推动数字产业跨越成长。以“引资金、落项目、聚资源、增人气”为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以商招商,依托汉芯半导体产业园,积极培育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壮大数字产业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汉旗等企业优化产品,补齐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截至目前,国芯封装测试、晶佰源功率半导体两个芯片产业项目已成型落地,建成后可有效填补我区半导体产业在微型控制器(MCU)封装和晶圆制造领域空白。
三是以加快产业集聚为核心,培育壮大新兴数字业态。紧抓企业培育、做强封装测试、做好常态化调度,精准掌握新兴产业企业发展状况,做到重点企业不放松、后备企业再培育,形成同类行业比产值、同等规模比增幅的“比、赶、超”良性发展氛围。坚持以汉芯、汉旗为龙头,加快集成电路测试封装技术升级,做优集成电路测试封装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集成电路测试封装产业高地。2023年,峄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认定为市级产业集群;全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企业5家,新增1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2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家,新增入库4家,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1家。
优化要素保障软环境
普惠数字变革新优势
一是突破转人磨芯瓶颈,锤炼行稳致远格局。定期组织开展企业家互学互访、论坛沙龙、项目洽谈等活动,借助5G+工业互联网推进会等活动平台,注重发挥“老带新、中带青”积极作用,让企业家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提质中的长远效益,培养长期思维主义,做足长线投入准备,更新发展理念、消除转型顾虑、推动知识迭代。
二是做优数字技术攻关,壮大优质企业矩阵。落实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持引导丰源新材、美果来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比,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不断壮大高成长型企业矩阵。2023年,地平线等10家企业纳入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入库培育项目名单;华玥钻业等4家企业被评为DCMM贯标试点企业;钰霖包装的5G+智慧云工厂被评为省级智能工厂;全区设备上云上平台的工业企业新增14家。
三是加大第一资源集聚,构建数字人才支撑。围绕我区主导产业,集聚高端研发创新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重点支持引导吉美大健康等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大力引进高校院所,共建综合科技创新平台。深刻落实人才驱动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一关键举措,充分调动、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组合拳,紧紧围绕我区6+3产业,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