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最厉害的秘诀是这4个点
尹燕忠
2024-06-30
写作,最厉害的秘诀是这4个点
王牧之
对于经常写作的人来说,看几本写作书再正常不过,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看了那么多写作书籍,都是在介绍各种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写作的框架、类型和表达,都是在教我们如何把文字、语句、段落应用技巧写的更好,都是在教我们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当我们面对电脑的空白屏幕时,仍然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应该「怎么写更好」的问题。
申克·阿伦斯说:很多写作书的共同点都是教大家从空白的屏幕或一张白纸开始写作,而忽略了记笔记这个关键的步骤,并没有让人真正明白改善写作的组织过程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似乎忘记了,写作过程的开始远早于在空白的屏幕上落笔,而实际写下论点也只是这个过程中最小的部分。
写作需要「启动点」,把大脑中的想法闸门打开,让它倾泻而出,变成我们键盘敲击下一行行有灵感、有洞察的文字。
运气好的时候,就会写得特别快,但对于每天要写一篇文章的人来说,显然写作灵感不可能每次都光临。为了每天日更公众号,这时候就只能倒逼自己去写,倒逼自己是很痛苦的。本来就写不出来,最后变成东拼西凑、滥竽充数的文字,最后用完成大过完美来安慰自己。
下面我总结了4个让写作变简单的方法:
1.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写作方向」决定「输出方向」,一开始就奔着自己想要的接过去,而不是走了各种弯路,最后再绕回来。比如你最后想靠卖产品变现,那你就一开始写对应的内容,吸引对应的客户。只有「定向输出」,才能吸引精准客户。最好能输出价值、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2.建立自己的选题库。
一个写作者没有自己的选题库是很可怕的,总不能每次写作都耗费很多精力,再去找自己要写什么内容。平常就要有意识地更新自己的选题库,比如自己想研究的写作领域是什么,写作选题是什么,就多找这个领域的选题。自己每天的工作就研究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
3.积累自己的素材库。
写作本来是一种自我疗愈、享受心流的过程,但很多人写文章累的原因,就是每次都找一大堆素材,把写作变成了枯燥的搜索和浏览工作。就像厨师,总不能锅里油都烧热了,才去洗菜、切菜,而是提前备好菜,这样炒菜才不忙。
对于写作者来说,平时一定要搭建自己的素材库,比如把过去的文章,拆解成一张张标准的卡片笔记,既让自己的第一次写作变得有价值,也让自己的知识变成资产,不断复用。
4.建立自己轻松的写作流程。
把写作变成享受,而不是倒逼自己要输出公众号文章,为了写而写。比如把大的写作任务,拆解成小的写作任务,激发自己的内在写作动力,让写作变得没有压力;把自上而下的写作流程变成自下而上的写作流程等等。具体可以看看我过去的文章 ,介绍了很多自下而上的写作流程,也可以看看《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
我们一天的时间就24个小时,去掉睡觉、上班、通勤剩下的可支配时间其实有限,投入到写作上的时间更是有限,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自我内耗上,纠结今天要写什么内容,每天找选题、找素材、起文章标题,而是把仅有的时间、心思都花在只写文章上、打磨文章上!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