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粮食和物资储备优秀传统文化案例(七)传承非遗饮食文化 打造“胶东花饽饽”品牌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24-08-08
近年来,威海市将打造“胶东花饽饽”区域粮油公共品牌作为推进“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挖掘“胶东花饽饽”非遗饮食文化传统,通过创立品牌、广泛宣传、打造园区、构建协会等措施,“胶东花饽饽”公共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
一、主要做法
(一)凝聚各方共识,确立品牌打造思路。一是开展调查研究。先后20余次赴市直威高、家家悦和文登金长林、金穗朵食品等花饽饽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邀请20多家花饽饽企业负责人和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人,举办了威海花饽饽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座谈会,分析研究行业生产、加工、销售现状,查找了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研究制订品牌设计方案。加强与北京和君集团品牌研究中心战略合作,拟定“花饽饽”品牌名称、品牌定位、品牌slogan、品牌logo等设计方案,制定了花饽饽品牌建设工作重点。三是确立品牌建设总体思路。多次与省粮食和储备局沟通和汇报,听取省专家组意见和建议,确立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框架下,以“胶东花饽饽”饮食文化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传承和非遗、商标注册为依托,倾力打造“胶东花饽饽”区域粮油公共品牌形象和内涵的建设思路。
2021年8月,威海市发展改革委调研山东益养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二)加大宣传力度,擦亮品牌发展名片。一是坚持“互联网+粮油”发展理念。借助山东粮食产业“好粮有网”智慧交易平台,发动4家规模企业入驻平台,适时发布名优特商品,推动传统粮油企业向数字化转型。二是加强与权威媒体沟通合作。充分利用央视、大众日报、地方媒介和网络等媒体,经常性刊发各类工作信息,增加媒体曝光率。三是扩大品牌知名度。跟随“齐鲁粮油”中国行,“胶东花饽饽”先后20余次组团出征各类品牌推介会、博览会和全国粮食交易大会等,琳琅满目的“胶东花饽饽”一经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品尝和购买,国家和省各级领导多次为“胶东花饽饽”站台宣传,“胶东花饽饽”公共品牌逐步跨出威海,走向全省、全国。
(三)打造示范园区,催生产业集聚效应。一是打造威海文登“花饽饽”文创研发基地。引进中外企业家联盟会员单位,成立山东益养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建成花饽饽文创产业基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文创体验中心、非遗文化展馆和电子商务物流园区,促进了花饽饽产业提档升级。二是加快建造文登花饽饽孵化产业园。以威海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依托,投资2000余万元,相继建成GMP生产车间、花饽饽共享实验室、文化商品展厅、直播间、文化长廊和民俗园区,不断引领胶东花饽饽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人,不断巩固与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威海职业学院共建的“胶东花饽饽”产学研教学融合、工学结合,增加“胶东花饽饽”品牌文化传承,为“花饽饽”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
(四)搭建产业联盟,助推产业提档升级。一是加强政府引领和规范。文登区成立由20多部门单位组成的花饽饽产业推进小组,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制订了一系列产业扶持和奖励政策。二是搭建产业联盟。以“胶东花饽饽”商标注册成功为依托,成立“胶东花饽饽”行业协会,授权使用“胶东花饽饽”注册商标,协会成员单位发展到36家。三是加强标准制订和推广。邀请省粮食质量检测中心专家来威调研和制订花饽饽行业标准。目前,山东益养德康等3家公司已完成企业标准制订,金长林食品公司等15家企业开展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进一步规范花饽饽生产和销售,助力“胶东花饽饽”品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工作成效
一是带动了城乡赋闲人员就业和增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威海辖区内各类花饽饽生产企业有100多家,花饽饽加盟店、工坊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到300余家,有效带动周边农村2万名赋闲人员就业,每人年可均增收3万元左右,对推进乡村饮食网点建设、助力乡村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3年2月,威海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献芬在“齐鲁粮油”中国行南京推介会上推介
二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丰收。品牌的打造和成功的推介,已形成以益养德康、金长林、金穗朵等为代表的龙头带动企业,辐射带动花饽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发展到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年产值从300多万元增长到近4亿元,“胶东花饽饽”区域经济品牌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彰显,威海已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全省重要的花饽饽生产基地。2023年2月,威海长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侯献芬在“齐鲁粮油”中国行南京推介会上推介
三是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饮食文化。聚焦花饽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登区每年举办花饽饽文化节、李龙文化山会等活动,有效继承和发扬了优秀传统饮食文化;“胶东花饽饽”主题博物馆和文化长廊、民俗园区日见完善,日渐成为业内外人士旅游和网红打卡地;成功的校企战略合作为企业储备了花饽饽制作研究、新媒体及电商人才,“胶东花饽饽”抖音播放量从50万次增至1.3亿次;林荣涛研发工作室,已成为花饽饽研发和非物质遗产传承实践基地,多次参与并摘得各类花样面点大赛奖项,今年,威海“胶东花饽饽”再获“齐鲁粮油”最具特色产品奖和最具影响力市级公共品牌殊荣。
2024年1月,“齐鲁粮油”品牌建设创新发展大会在济南召开,“胶东花饽饽”荣获“齐鲁粮油”最具特色产品奖和最具影响力市级公共品牌。
三、启示和下步打算
在胶东半岛,“花饽饽”习俗已经传承了几百年,承载着胶东人民浓浓的人文乡情和地域文化。威海市倾力打造的“胶东花饽饽”公共品牌,进一步挖掘了花饽饽地域文化内涵,促进粮油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必将对促进和引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下一步,威海市将充分发挥花饽饽协会和花饽饽非遗习俗传承人的组织带动作用,以地域文化和非遗传承、授权使用“胶东花饽饽”注册商标为依托,着力完善和拓展文登花饽饽孵化产业园和花饽饽文创产业基地2大园区功能,积极培育行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全市花饽饽产业逐渐从小、散、乱向一体化、全链条、规范化迈进,促进“胶东花饽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建设和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威海力量。
(本案例系威海市报送)
特别声明:本产品由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号”号主上传发布,不代表平台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