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观澜亭|两名校拒绝虐猫考生:品德把关与“治病救人”应并重

观澜亭 | 2024-04-09 16:52:23原创

张瑞雪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4月8日晚,据央视新闻报道,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生调剂拟录取名单中未出现焦点考生徐某某的名字,结果基本尘埃落定,徐某某再次落榜重点高校。

此前徐某某曾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生考试中总成绩位列专业第一,但复试成绩未达合格线,最终未获录取。据报道,多名网友在网络平台向南大反映,徐某某曾在宿舍虐杀多只猫并录制视频,遭当地公安局约谈后写下悔过书。

4月3日,南大工作人员回应,复试考察中“(虐猫)这些行为可能都会有影响”,但并未直接明确徐某某落榜与虐猫有关。同日,徐某某出现在兰州大学的调剂复试名单上。直至4月8日,大量网友同样涌入兰大官方账号对徐某某的虐杀行为表达强烈抵制。而南大、兰大两校的复试规则中均明确提及将对考生进行思想品德考核,从结果来看,徐某某的确遭到两所名校的共同拒绝。

在一则1.8万人参与的“你是否赞成给虐猫男生改正机会?”投票中,已经有约90%的网民投下反对票。遭徐某某虐待致死的猫的照片击穿了多数公众的心理防线,他们纷纷表达谴责。

约90%的网民对徐某某升学投出反对票

出现这一结果,除了公众朴素的道德直觉外,更表达着一种更为全面、多维的“人才观”:人才应该拥有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心智、对公序良俗及生命的敬畏。

首先,对健全人格的要求不仅出于对“优秀人才”在私人道德层面的期待,还因其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研究生的培养倾注了公共财政和高校资源的支持,对这类资源的分配应当考虑是否有利于公众利益。如徐某某这般表现出较低共情心与伦理水准的学生,若以不健全的人格进入核物理这类高精尖专业的学习,则难以保证其将有益于公共价值,本质是对公众的不负责。

其次,高校的遴选标准也担负着育人风向标和指挥棒的责任。试图靠高分走天下而忽视对自身道德约束的学生,应当在此类事件中受到警醒和教育。我国一贯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其中,“智力”“体力”等是更容易量化和标准化考核的因素,学生质素如何显而易见。相较之下,对其品德的考量却难以量化,因此,通过舆论曝光对学生品德发展形成监督与约束,不失为一条补充路径。

同时,有网友亦担忧对徐某某“惩罚过重”或“没有限制”,对品德的考察相对主观,容易造成扩大化,这种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在法律暂无相应条文对虐待动物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前,对虐猫者的惩罚期限、程度都处于真空地带,个人生活、前途完全绑定在过往错误上,这也不符合我们对于青年学生的处理态度。

最后,从社会治理角度,对虐猫学生继续“治病救人”亦属必要。虐杀猫不同于一般的养殖食用或无主观恶意的伤害,是超出了生存必需界限并以此取乐的行为,具有需要矫正的空间。因此,应当对于徐某某提供心理治疗和配套再教育措施,综合评估考量后再科学决策其状态是否适合进入集体生活,而非完全封闭徐某某进入社会的途径,这种社会孤立落在个人头上,将难以承受,并不利于他的思想转变与后续融入。

青年学生,关系未来,关系公共利益,对于其中有过错者,需尽快形成完善的处置方案。既不能轻率封堵他们融入社会的路径,也不能不加分辨地接受过错者。具体到虐待动物行为,如有更清晰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说明,将有利于高校和公众作出判断,不至于过重或过轻处置学生而引发舆论,也方便社会整体形成针对性支持力量。

我们仍期待,所有青年学子都可在理想校园深造,在阳光下滋养知识与健全心灵。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瑞雪)

相关报道:

“虐猫落榜”,冤枉吗?

虐猫考生落榜兰大,品德关应该如何把关?

虐猫考生徐某某未被兰州大学调剂录取

责任编辑:许光宇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