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行动派·院士访谈|叶志镇:发展新型储能,材料、原料和技术要由我们自己掌控

行动派 | 2024-09-03 07:30:00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

点击这里播放

【编者按】大众新闻客户端重磅推出“行动派·院士访谈”大型融媒报道栏目,邀请院士紧扣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山东实践,深度解析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从而汇聚各方智慧力量,一起来做“行动派”。本期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

【院士档案】

叶志镇,1955年4月7日出生,浙江温州苍南人,半导体光电薄膜材料专家,现任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院士带领团队在全球首创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解决了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差的世界难题,实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钙钛矿量子点材料量产,为万亿新型显示产业带来颠覆性技术。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山东正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经济向绿转型,离不开能源转型的支撑。在此背景下,山东正打造全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高地。如何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众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

“长时储能凭借长周期、大容量特性,可以在更长时间上调节新能源发电波动。以‘长时储能+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模式将构建起绿色、稳定、可调的电力系统,很好地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在2024年全国生态日山东活动暨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以《安全绿色经济锌基液流电池及其储能示范工程》为题作了主旨演讲。

叶志镇院士介绍,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面临一定瓶颈,而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实现绿色能源的大规模普及,替代性的储能电池技术研发刻不容缓。其中,锌溴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具有安全、经济、绿色、大容量等优势,契合电网大规模长时储能需求。

目前,叶志镇院士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全新结构的国际最大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系统,适用于电网侧、发电侧及用户侧等各类长时储能应用场景。2023年第二代一体化封装2.5kWh锌溴液流电堆下线,成功并网浙江省首个锌溴液流储能示范项目。

早在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锌溴液流电池被列为主流的储能技术路线之一。今年8月份,山东省能源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培育液流电池产业,聚焦突破低成本、高效率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材料、原料由我们中国人掌控,技术由我们自己掌控,新型储能技术大有可为。”叶志镇院士认为,未来储能行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是否安全、绿色、低成本,因为只有低成本才能有效率。

山东有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需要长时储能。未来,锌溴液流电池在山东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叶志镇院士说:“利用我们的高效智能电站技术,同样的面积效率要更高,而成本却低了很多,我们希望能为山东的储能行业发展做一点事情。”

颠覆性科技创新,是激发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2023年,叶志镇院士所在的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突破国际性难题,建成了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生产线。短短2年5个月的时间,叶志镇院士便在温州研究院孵化出了6家新材料科技企业。从学术走到产业上去,从技术走到生产线上去,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对此,叶志镇院士深有体会。

“以前我们讲‘四千精神’,现在我们讲‘四创精神’,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和金融创新。”叶志镇院士说。

叶志镇院士认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我希望能够到山东来,把科技和产业结合,贡献我们一点小小的力量。”

科技发展,产业创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听说网络上有人称“生化环材”(生物、化学、环境、材料)为“四大天坑”专业,研究材料出身的叶志镇院士并不这样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其实材料不是‘坑’,而是一座金山,因为不管是新兴产业还是未来产业都需要材料。国家也深刻理解到材料的重要性,很多东西包括先进制造、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最后都归功到材料。”

“我的很多优秀学生都是从山东来的,山东人学习很努力很好,我相信年轻人面临一点困难很正常,只要把眼光放长远,努力继续前进,人生不是一年两年,未来一定会做得更好。”叶志镇院士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如何赋予科技人员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他们转移转化的积极性?叶志镇院士表示,在体制机制方面,通过股份制是一条可行路径。“科研人员也要拿点钱出来,因为自己拿钱和不拿钱的概念不同,你拿1万块钱和不拿是不同的。”

“根据不同技术层次,大家都要照顾到,很多利益主体只有都照顾到,科研转化才会成功,你一个人赢大家不赢,大家不会支持你,如果搞了半天,做的人没有动力,科研转化也不会成功。”叶志镇院士认为,一个企业要想成功,需要5波人的合力——研究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和金融管理人员。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科研重要,生产也重要,销售、管理、融资的人同样重要。”叶志镇院士说,“所以我还提出三个源,要研发的源、生产的源和销售的源,只有三个源有最大发挥,才会有更大成功。”

叶志镇院士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永远在路上。“科技金融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将持续激发创新活力,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

(大众新闻记者 刘玉凡 董婉婉 张锡坤 实习生 曹焱冰 设计 杨雅晴 策划 娄和军 王建 风信子工作室出品)

相关链接:

行动派·院士访谈|刘韵洁:互联网下半场,我们有机会“弯道超车”

行动派·院士访谈|赵振东:端牢中国饭碗,育种家的责任比天大

行动派·院士访谈|钱七虎:中国被叫“基建狂魔”,一点都不奇怪

责任编辑:韩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