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丨民心才是最大的市场
刘志浩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5-03-19 18:12:01原创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余波未平,蜜雪冰城“隔夜橙”事件和小米“卫生巾”话题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并形成有趣的映照。网友“力挺”蜜雪冰城的热潮,与呼吁小米跨界生产卫生巾的呼声,看似是舆论场的喧嚣,实则照见了公众对产品安全焦虑的深层诉求。这一现象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民意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时代进步的刻度,用脚投票的选择背后,是亿万群众对美好品质生活的朴素向往。
蜜雪冰城被送上热搜后,网友非但未跟风指责,反而用“人均消费4元还要什么自行车”的调侃表达支持。这背后是消费者对“高性价比”民生产品的真实渴望——价格可以有高低,但安全不能分贵贱。公众的宽容并非纵容,而是对普惠性消费的珍惜。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们支持的不是某个品牌,而是让普通人活得体面的可能性。”
而呼吁小米生产卫生巾的声浪,更折射出民众对“良心企业”的殷切期待。当科技企业将“性价比”刻入基因,公众自然希望这种追求能惠及更广泛的民生领域。这既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投票,也是市场对责任品牌的深情呼唤。就像网友所说:"能把手机做到极致性价比的企业,或许也能让卫生巾不再成为‘月经税’。"
这些声音印证了一个真理:民心才是最大的市场,民声是最好的产品说明书。当“卫生巾自由”成为社交平台的热词,当乡镇青年为4元一杯的冰鲜柠檬水点赞,公众在用最朴素的方式定义着“好生活”的标准——让基本需求不被溢价绑架,让日常消费不必提心吊胆。
面对舆论风波,某些企业习惯用“危机公关”化解矛盾,却忘了最好的公关是直面问题的勇气。消费者真正期待的,不是道歉声明里的漂亮话术,而是生产线上实实在在的改进。正如媒体所言:“企业家的办公桌应该摆在车间里,而不是热搜榜上。”
当然,热搜之下,两家被“护短”、被“呼唤”的企业也需要保持清醒。蜜雪冰城若想守住“平民奶茶”的金字招牌,就要把网友的宽容转化为进步的动力。与其纠结“4元饮料该有什么标准”,不如建立比国标更严苛的内控体系——标准之上有良心,才是对支持最好的回报。同样,小米若真要回应跨界期待,则需要明白:从芯片到卫生巾,改变的是产品形态,不变的是对品质的敬畏。
这给所有企业上了一课:舆情应对的终点不应在关注热搜,而在流水线上;品牌价值的根基不在营销话术,而在产品诚意。 就像老字号同仁堂悬挂三百年的训诫:“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这场舆论风波里,最动人的不是某个品牌的沉浮,而是中国消费者日益成熟的姿态。他们不再满足于“便宜就好”的将就,而是追求“物有所值”的讲究;不再停留于发现问题时的愤怒,更展现出推动改变的智慧。这种转变,恰恰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政府监管部门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放管服”改革不是放松监管,而是要用“智慧监管”护航市场活力。就像某地市场监管局局长所说:“我们要做企业身后的'隐形安全员',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越俎代庖。” 当“双随机一公开”成为常态,当“吹哨人制度”不断完善,监管的刚性与温度才能真正护航民生。
这场由卫生巾引发的讨论,最终指向一个共识:发展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必须重视民心中蕴含的市场期待。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用得上”到“用得安”,公众对品质的追求永无止境。企业若读懂这份期待,自会明白——比赚取利润更高贵的,是赢得民心;比占领市场更重要的,是守护信任。
回望这场热搜风云,它终将如潮水退去,但留下的启示长存:民意不是需要平息的风浪,而是应当聆听的涛声;监督不是需要防备的利剑,而是共同成长的阶梯。当企业学会在批评声中寻找进步动力,当公众习惯在监督中保持理性建设,我们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更近一步。毕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夸奖。这才是市场经济该有的样子,这才是商业文明该有的温度。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评论员 刘志浩)
阅读原文:民心才是最大的市场——蜜雪冰城“隔夜橙”事件和小米“卫生巾”话题
https://m.dzplus.dzng.com/share/general/0/NEWS2226649IBEMCIIGCZFGI
责任编辑:刘晓续